這是一臺XCT55L6,全國第一臺。還帶著新車身份的紅布條就已經連續作業了9天。此時,它正在享受難得的“懶覺”。鄭州前一天剛下過雨,天格外的藍。
車主徐紅彬,當地最早經營吊裝業務的家族化企業用戶之一。擁有13臺起重機,其中10臺都是徐工。摸爬滾打10余年,他認準了徐工品牌。配件豐富,供應及時,服務迅速是他認可徐工的主要因素。
徐勝奎,當起重機操機手已經第十個年頭了,5年前也買了自己的起重機。他開過的車比較多,以他的經驗之談,徐工起重機相比其他品牌,在性能上的優勢是臂長,穩定,迅速,效率高。 新買的這臺XCT55L6,其上車配備的工況自動規劃系統更讓他的工作效率翻倍,在觸摸屏上設置好工況,就可以直接自動作業了。油耗的大幅降低也讓徐勝奎大為驚喜,根據他的實際使用比較,竟然在某些工況下比其它品牌25噸產品還要省。
徐勝奎前段時間接的工作都是吊裝高壓線支架,高度都在65米,加上副臂作業妥妥搞定,跟老款75噸產品都不相上下了。至于中國移動、聯通的40米左右信號塔更是不在話下,連副臂都用不著。
在鄭州新鄭市世貿機動車安檢站,一輛嶄新的G一代XCT25在等待上牌。 鄭州當天中午氣溫超過33度,空氣質量出奇的高,陽光透過幾乎沒有PM2.5遮擋的大氣直刺下來,從金黃色的碩大車體上又反射到四周,讓人有一種巨大的眩暈感。
正值午飯時間,等待上牌檢測的車輛在導流圍欄的限制中玩起了長龍,蔚為壯觀。我們閑逛中,竟然又發現一臺G一代新車在排隊,難道今天是什么好日子?徐工G一代集體扎堆上牌?
談笑間,之前那輛等待檢測上牌的XCT25車主吃過飯回來了。 劉凱,27歲,吊裝業新手,之前經營長途貨運業,時間一長覺得太操心,決定改行。這臺XCT25是他購買的“敲門磚”,還是塊高起點的“金磚”。我們很好奇地問起為什么一開始就選擇徐工?回答是:“感覺”。他說,徐工的名字太過響亮,而且以前外出跑車,只要遇到工地,必見徐工產品。并且也是做足了功課,深入調研對比之后才做的決定。新車到家后就一直沒休息,接不完的工程,直到今天上牌才得以喘口氣。
劉凱的操機手李亞磊,2004年入行,開起重機至今已有12年。這臺全新的G一代也是他力薦給老板的。對于徐工起重機,李亞磊的感受依然是穩定和迅速,而且行駛速度極快,高速上他開過100KM/H(此處加入官方提醒: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,請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車輛使用規定,切勿模仿)。 新車操作起來更是爽快,上車觸摸屏尤其智能便捷。買車前老板問他為什么就認準徐工,他一句“毛病少,服務快”就讓老板吃了定心丸。
“徐工的服務很不錯,非常準時,打電話就過來解決。在前幾年,我幫別的老板開徐工吊車的時候,碰到一次上樓板,大夏天,而且還是中午,車有點故障,他們頂著烈日給修好了。修好之后才吃飯,就是怕耽誤我干活。”一席話說的我們倍感欣慰。
返程路上,立交橋邊,隨處可見金色的吊臂高高聳立。如今放眼大鄭州的城市版圖,只能用欣欣向榮來形容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,當然,城市建設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,這需要未來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。隨著《鄭東新區北部區域概念性總體規劃》出臺,加之鄭東新區CBD成功發展的經驗,鄭東新區北部區域勢必成為鄭州城市未來制高點。